9月12日上午,省委宣传部、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了“持续深化‘三个年’活动、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”系列新闻发布会。省财政厅围绕“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保障”主题介绍了有关情况。
据悉,今年1-8月,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4660.9亿元,科学技术、节能环保、社会保障和就业、教育等支出分别增长39.9%、4.7%、4.5%、4.4%,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。
聚焦群众关切,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。强化就业优先导向,安排24.8亿元,支持兑现就业补贴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、工伤保险费率和稳岗返还政策,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;安排272亿元,继续实施全覆盖的学校经费保障政策,支持“双一流”“双高计划”建设,改善各教育阶段办学条件,提升教师队伍能力水平;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9元、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00元,落实普惠托育和老年助餐奖补政策,进一步让群众可感可及。
聚焦“政策优化”,激发就业活力。将就业作为重点支持方向优先予以保障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124亿元,其中省级补助资金规模自2024年起新增1亿元、达到3.2亿元,重点用于落实一揽子就业补贴政策、支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、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等,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支持稳就业的导向作用。
在积极落实社会保险补贴、职业培训补贴、一次性扩岗补助、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基础上,持续优化政策工具箱。去年以来,我省就业见习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1230元提高至2030元、一次性创业补贴标准从5000元提高至1万元、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限额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,进一步激发了劳动者就业创业活力。
聚焦“示范引领”,健全服务体系。积极抢抓政策机遇,连续3年分别组织安康、延安、渭南3市入选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,争取到中央财政3亿元资金支持。在直接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的同时杭州股票配资公司,形成陕南、陕北、关中三地协同联动新格局,辐射我省全域,“以点带面”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质增效。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李琳
优配达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